
中国皮影戏是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,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,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。表演民间神话故事、武打片、古人,可以腾云驾雾,做出各种高难动作,变幻莫测,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,因此深爱观众喜爱,尤其是儿童百看不厌。相传汉武帝时,一方士为解皇帝思念爱妃李夫人亡故之秋,取海底神石 ,刻成李夫人模样,置于轻纱缦中,灯光下宛如李夫重现。皮影由此而源,它道具小,演出方便,且不受场地限制。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,一提起这种轻便的艺术形式,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“一担挑”艺术,或者称它为文化生活的轻骑兵。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较著名。乐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——皮影之乡”。 相关皮影技艺经由家庭、戏班或师徒传承。2011年11月入选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。
本图用铝质像章1259枚。